《聆听音乐》

作者: [美] 克雷格·莱特(Craig Wright)
译者: 余志刚 / 李秀军
页数: 447
《聆听音乐(第5版)》主要结构分三部分,音乐元素、音乐史和美国通俗音乐。在讨论任何音乐概念的同时都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并有一目了然的图表作必要辅助。存在于每一章节中的“聆听指南”和“聆听训练”两个部分是本书最具特色的精华。分成41个短小的章节,便于学生阅读、学习和消化。在这个过程中,爵士乐现在占了两章,摇滚和叮盘巷各占一章。此外,开始的新部分预习每个历史时期,并把各时期的音乐和历史事件为学生做成了插图丰富的年表。在每个部分的结尾,你可以看到一个“音乐风格列表”,回顾每个时期的风格内部的音乐要素,并列举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和主要体裁。《聆听音乐(第5版)》所有的列表都在第七章的结尾给予预告,在那里风格的概念被引入了。
目录
音乐的要素 第1章 聆听音乐 第2章 节奏 第3章 旋律 第4章 和声 第5章 力度和色彩 第6章 音乐的织体和形式 第7章 音乐风格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476-1600 第8章 中世纪音乐 第9章 文艺复兴音乐 巴洛克时期,1600-1750 第10章 巴洛克艺术和音乐导论 第II章巴洛克早期的声乐 第12章 巴洛克中期的器乐 第13章 晚期巴洛克:巴赫 第14章 晚期巴洛克:亨德尔 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 第15章 古典主义风格 第16章 古典主义作曲家:海顿与莫扎特 第17章 古典主义的曲式:三部曲式和奏鸣曲一陕板 第18章 古典主义曲式:主题与变奏,回旋曲式 第19章 古典主义体裁:器乐 第20章 古典主义体裁:声乐 第21章 贝多芬:通往浪漫主义的桥梁 浪漫主义,1820-1900 第22章 浪漫主义导论 第23章 早期浪漫主义音乐:艺术歌曲 第24章 早期浪漫主义音乐:标题音乐 第25章 早期浪漫主义音乐:钢琴音乐 第26章 浪漫主义歌剧:意大利 第27章 浪漫主义歌剧:德国 第28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歌剧 第29章 音乐和民族主义 第30章 晚期浪漫主义的管弦乐 现代和后现代艺术音乐1880年至今 第31章 印象主义音乐 第32章 异国情调 第33章 音乐和艺术中的现代主义 第34章 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 第35章 俄国和东欧的现代派 第36章 三个美国人的声音 第37章 后现代主义音乐 美国流行音乐 第38章 布鲁斯与早期爵士乐 第39章 战后爵士乐 第40章 叮盘巷和百老汇音乐剧 第41章 摇滚乐:叛逆的音乐《怎样欣赏音乐》

作者: [美] 艾伦·科普兰
原作名: What to listen for in music
译者: 丁少良 / 叶琼芳 [校]
页数: 196
本书通过分析音乐的各种要素和结构, 深入浅出地叙述了有关音乐欣赏的一切必要知识,某些篇章内容超过了单纯音乐欣赏的范围, 而具有学理性探讨价值,不仅对音乐爱好者,就是对大多数专业音乐工作者也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初版于1939年,后被译作多种文字。中译本是根据1957年美国Mcgraw-Hill公司的在版本翻译。
《乐理自学指南》

作者: (美)布林霍尔
页数: 93
《乐理自学指南》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谱表、线、间、高音谱表、高音谱表的线、高音谱表的间、比纵线、音名测验、纸音谱表、低音谱表线、低音谱表的音、大谱表、练习谱号和弧线、加线、复习大谱表、音符和休止符、复习音高、复习相关联的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大调音阶和调号一升号调、大调音阶和调号一降号调等。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作者: [美]保罗•亨利•朗
译者: 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等
页数: 1040 / 20章
超越时空的音乐通史
60年来在世界各地不断再版的音乐史典籍
才、学、识兼备的大师巨著
作者将音乐置于“大文化”背景中,用独特的诠释性批评和富于感召力的文字考察了音乐如何参与、改变和塑造西方文化面貌的历史进程。此书被公认是美国音乐学走向成熟的里程碑著作。六十年来,该书不仅已成为音乐史学领域的大师级经典论著,而且也被证明对文化史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就单个学者所著的单卷本音乐通史而论,在体现史家的“才、学、识”方面堪与本书比肩的同类书寥寥无几。该书中译本亦获得国内翻译界一致好评。
在本书中,作者所展示的不是一个专门家细致周密的考据钩稽,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最高水平的综合家在把握时代精神脉搏上的独到功力,在全方位联系各种人文、艺术、精神现象时的雄才大略,在洞察音乐风格和理解音乐思维上的内行眼光,以及表述文风上的华美修辞。
目录
中译者序001 引言001 第一章 古希腊001 音乐在美的圣殿中/001 神话时期与荷马时期的音乐/002 诗、歌与器乐/006 “悲剧从音乐精神中诞生”/011 音乐社会学概观/014 音乐科学/018 古代音乐的最后阶段/019 第二章 拜占庭022 东部基督教的音乐/022 古希腊音乐与拜占庭音乐的比较/026 拜占庭教堂音乐与圣诗/028 第三章 罗马032 第四章 基督教早期教父时期039 “中世纪”对“文艺复兴”/039 基督教教会音乐的问题/041 基督教礼仪音乐的渊源和组成要素/044 崇拜仪式的组织结构•世俗音乐•基督教会的抵抗/053 基督教祭礼音乐的神学、哲学和科学基础/058 第五章 格里高利艺术与它的影响范围065 格里高利大教皇/065 不列颠的罗马圣咏/069 卡洛林帝国的罗马圣咏•凯尔特人的影响/070 格里高利音乐的支系/074 格里高利艺术的衰落/080 罗马风格时期普世神圣艺术中的格里高利圣咏/082 卡洛林时期的世俗音乐/085 音乐的理论、艺术和哲学观念/088 第六章 格里高利艺术的进一步扩散095 戏剧从礼仪中产生/095 抒情诗、戏仿诗文和打诨歌/102 中古抒情诗歌的音乐渊源/105 封建主义及其艺术/107 吟唱诗人/109 骑士抒情艺术的其他方面/113 游吟艺人/116 骑士艺术的衰落/119 普罗旺斯艺术所唤醒的意大利抒情艺术/120 英格兰的吟唱诗人和游吟艺人/124 恋诗歌手/125 第七章 哥特风格131 哥特风格的兴起/131 复调的起源/134 早期复调的形式和手段/136 古艺术/141 罗马式艺术与哥特风格/146 中古的音乐教义与理论/147 基督教会对复调的抵抗/149 法兰西哥特风格对周边文明的影响/152 第八章 新艺术155 中世纪秩序的崩溃/155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间/157 新艺术和古艺术/159 法国的新艺术/162 意大利的新艺术/166 14世纪的音乐实践/168 音乐理论和美学的新趋势/170 14世纪中对音乐的广泛传播和普遍欣赏/173 第九章 文艺复兴178 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178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得到现代研究的确证/183 晚期哥特式音乐的最后体现/184 哥特因素和早期文艺复兴因素的风格调和/186 英格兰的影响/186 勃艮第乐派/190 新哥特风格的兴起/192 佛兰德斯音乐家的迁移•15世纪的意大利音乐•法兰西-佛兰德斯作曲家的崛起/198 16世纪音乐的问题/205 改革与复兴——德国的人文主义•工匠歌手/210 德国艺术中的勃艮第与法兰西-佛兰德斯的影响/215 德国作曲家的解放/215 路德与德国的新教音乐/217 古典“尼德兰”风格及其国际化/222 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音乐/224 威尼斯乐派/228 意大利-佛兰德斯风格/231 复调的最后综合•天主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234 帕莱斯特里那/239 音乐-政治环境的变化/245 乐器和器乐/246 器乐的种类与形式/251 文艺复兴晚期的德国音乐/257 法国文艺复兴的第二阶段/259 胡格诺教派及其音乐/263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及西班牙音乐/266 西班牙-佛兰德斯乐派的合唱作曲家/271 都铎王朝之前的英格兰音乐/275 都铎王朝早期的作曲家/278 英格兰的宗教改革/281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矛盾对音乐的影响/283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和詹姆斯一世时期的乐派/289 声乐/289 器乐/296 文艺复兴的审美原则/299 文艺复兴生活中的音乐/303 人文主义的反响——抒情戏剧的倾向•文艺复兴音乐实践面面观/309 宗教改革运动的后果/315 音乐在大学里/315 新世界中的音乐/317 第十章 巴洛克320 文艺复兴的衰退/320 宗教思想作为早期巴洛克艺术的原动力/322 变化中的艺术理想/326 巴洛克中的浪漫主义——戏剧/332 戏剧与诗歌、音乐的关系/334 音乐戏剧的前身/335 早期的音乐戏剧/338 蒙泰威尔第/344 宗教歌剧•清唱剧•喜歌剧/348 罗马和威尼斯/348 17世纪晚期的意大利歌剧/356 作曲与演绎的新技巧:通奏低音•管弦乐队•键盘乐器/361 器乐的原则与类型•意大利的小提琴乐派/368 “大巴洛克”的时尚——天主教的教堂音乐/372 17世纪早期的西欧/375 新政治哲学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路易十四风格/377 路易十四鼎盛时期的音乐/379 法国思想对歌剧的根本抵抗/385 琉特琴音乐与羽管健琴音乐/387 三十年战争/389 德国的巴洛克音乐/393 德国的早期巴洛克歌剧/405 社会力量的重新组合/408 斯图亚特王室统治下的英格兰——革命与王政复辟/409 其他国家中的巴洛克/419 尼德兰国家/419 西班牙/421 北美/425 第十一章 晚期巴洛克432 专制主义与启蒙运动/432 哲学背景/434 巴洛克的音乐思想/436 气质与感情类型说/436 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象征主义/442 世俗主义:晚期巴洛克的主导精神/446 晚期巴洛克的歌剧/448 那不勒斯乐派/453 意大利歌剧在德国/461 意大利歌剧在英国/464 晚期巴洛克的天主教教堂音乐/468 新教北方的宗教思想和音乐思想/472 教堂音乐与歌剧的和睦关系/478 晚期巴洛克的器乐/484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491 合唱作品/497 器乐作品/505 晚期巴洛克的英国音乐/516 亨德尔/520 清唱剧/523 巴赫与亨德尔/527 第十二章 洛可可—华丽风格—情感风格530 路易十四统治后的时期/530 三个国王的戏剧/531 洛可可从解体的巴罗克中兴起/533 法国洛可可的音乐/536 拉莫/542 卢梭•谐歌剧论战•法国喜歌剧/547 正歌剧与抒情悲剧的新面貌/552 开明专制/566 启蒙运动的理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568 音乐与启蒙运动——柏林乐派/572 歌剧与歌唱剧/577 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的关系/582 前古典交响曲的先驱/589 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594 奏鸣曲-交响曲的组和成分/596 意大利乐派和奥地利乐派/601 曼海姆乐派/606 前古典交响曲的进一步构成/609 前古典的室内乐/612 第十三章 古典时期615 古典思想的回归/615 文艺学术中的古典倾向/617 海顿/623 早期作品/625 晚期作品/629 莫扎特/638 器乐作品/650 古典时期的戏剧与歌剧/656 莫扎特的意大利歌剧/660 莫扎特与歌唱剧/667 莫扎特的歌剧观念/675 第十四章 18世纪音乐的边缘及其实践678 西班牙/678 英国/682 美国/690 18世纪的声乐观念/697 新教的教堂音乐/702 天主教的教堂音乐/704 18世纪的音乐实践•管弦乐队的建设作用•演绎艺术/710 18世纪音乐的社会学概观/718 音乐评论与历史编纂/724 启蒙运动希图创造民众艺术宣告失败/730 第十五章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汇732 古典主义对浪漫主义/732 德国的浪漫主义运动/738 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及其在音乐中的对应/743 贝多芬/747 生平/753 早期作品/757 晚期作品/764 贝多芬风格/768 舒伯特/773 革命时期、督政府时期和帝国时期的法国歌剧/784 德国的早期浪漫主义歌剧/791 第十六章 浪漫主义799 浪漫主义概观/799 门德尔松•舒曼•肖邦/808 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批评/817 大歌剧/826 意大利歌剧/835 德国歌剧/840 第十七章 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845 现实主义作为人生哲学/845 探寻包容一切的整体艺术/848 教堂音乐和交响-戏剧的新倾向/857 柏辽兹/863 李斯特/868 瓦格纳/879 整体艺术品/889 第十八章 反潮流901 勃拉姆斯/901 比才/911 威尔第/915 第十九章 19世纪音乐的边缘及其实践923 德国/923 法国/930 英国/936 美国/940 音乐中的民族主义/945 俄罗斯/950 波希米亚/962 斯堪的那维亚/964 19世纪的音乐实践/967 19世纪的音乐思想——理论•美学•哲学•科学/979 音乐评论/985 音乐学/991 第二十章 通往现代之路997 调性的新概念/997 器乐/999 歌剧/1006 舞蹈音乐与轻歌剧/1009 教堂音乐/1013 歌曲/1018 世纪最后的风格综合——印象主义/1021 音乐中的印象主义/1024 “西方的衰落?”/1031 索引《古典风格: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作者: 查尔斯·罗森
页数: 712 / 7卷18章
西方学界已有共识,查尔斯•罗森的《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一书是近五十年以来公认的影响力、引用率方面“无有比肩者”的西方经典音乐论著——没有之一(至少在英语世界)。此书于1971年出版,翌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迄今仍是 获得此项殊荣的唯一音乐书籍,其在音乐书中的“塔尖”地位俨然不可撼动。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中译本分“八卷”)的总体布局,前两卷是对18世纪音乐语言和古典风格的概貌总览,为后面更为具体的作品分析和批评提供背景和前提。中间五卷,分别对古典风格最有代表性的体裁和作品进行鞭辟入里的点评和剖析——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交响曲、钢琴三重奏,莫扎特的协奏曲、弦乐五重奏、喜歌剧,贝多芬的代表性钢琴作品和他最突出的风格语言特征,以及古典时期的其他音乐体裁如严肃歌剧和教堂音乐等。最后的“尾语”点明古典风格原则在舒曼创作中的瓦解和在舒伯特作品中短暂的回光返照。
◎ 此版《古典风格》新增杨燕迪教授的导读一篇,供读者进一步认识作者深刻的音乐思想和洞见。
◎ 本书获新京报2014年度艺术类好书。
◎ 本书获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
◎ 本书是近五十年以来公认的影响力、引用率方面“无有比肩者”的西方经典音乐论著——没有之一(至少在英语世界)。
《新编世界名曲欣赏》

作者: 杨民望
页数: 1297
《新编世界名曲欣赏(精)》中所选的曲目,大部分是国内外交响音乐会上较常演奏的,全书共介绍德国、奥地利、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西班牙、瑞士、比利时、俄罗斯一苏联、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挪威和芬兰等十六个国家八十二位作曲家三百五十多部作品。每个国家的作曲家的先后次序是按出生年月编排的,这样可以使读者较有系统地通过具体的交响音乐作品,去了解一个国家的交响音乐发展过程,并可窥见关于传统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新编世界名曲欣赏(精)》附有大量乐曲主题,这对分析作品或欣赏音乐都有直接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