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被羞辱这件事儿,可大可小,大到会闹出人命,小到一句话就能轻松化解。
被陌生人羞辱时应该如何应对?人们喜欢专拣软柿子,捏你越软越是逆来顺受。对方就越是得寸进尺。第一个故事,女孩儿和大妈。公交车上一个女孩儿无意间撞到了边上的大妈,女孩儿连忙道歉,大妈则不怀好意的问。姑娘,今年多大了?女孩说26了,大妈说26了,还挤公交车呢,我女儿20岁都买车了。女孩憨厚的一笑,说道我之前确实攒了点儿钱,但是今年年初的时候,我把这些钱拿出来给我妈买了一辆车。我妈一把年纪了,腿脚也不方便,总不能让她挤公交出门吧,你说是吧?大妈听了以后脸色大变,再也没有讲任何话。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反客为主,回击对方。
第二个故事。马克吐温的自嘲。在一次宴会上,马克吐温出于礼貌,对邻座的一位女士说,您真漂亮!但是那位女士却不领情,高傲的嫖了一眼马克吐温,然后说道,可惜我无法用同样的语言来赞美你。但是马克吐温并没有生气,他巧妙的回击到没关系,女士你也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就行了嘛。那位女士听了以后,顿时羞愧难当,但是内心里却对马克吐温的幽默和睿智生出了一份敬意。克吐温用自嘲加反讽的方式把对方从自己的对立面拉到自己的同一阵营。
我们再来讲第三个故事。在一次外交场合上,林肯发现自己的皮鞋脏了,于是蹲下身来自己擦皮鞋。这时,一个国外的外交官走了过来,看到总统亲自在擦鞋,觉得有失大国的体面。于是故作惊讶的问道,总统先生,您竟然自己擦自己的皮鞋?林肯听了以后,并没有仓皇起身,而是故作诧异的反问道,难道贵国的总统经常擦别人的皮鞋吗?
既挽回了颜面,又展现了自己幽默和智慧的一面。同时也没有给对方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可谓是一举三得。面对陌生人的语言攻击时,我们不要正面的回击,而是快速的找到对方言语中的逻辑漏洞。这个漏洞就是对方自己的矛,我们利用对方的矛攻击对方的盾,就能做到优雅而不失风度的回击,对方让在场的所有人折服。
如果羞辱你的人,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严重低下,跟你的身份差异悬殊。韩信胯下之辱。有一天,一群地痞流氓当众羞辱韩信,其中一个人对着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的胆子小的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件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我们都知道这个典故。最终,韩信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人的胯下钻了过去。韩信手中有剑,武艺不凡。他为何要忍受这样的屈辱呢?于以欲击石,是一种非常愚蠢的做法,所以应了那句话,燕雀安知鸿畴之志,面对身份低下的人,特别是亡命之徒的选择。羞辱回击是没有必要的。
互相认识的人。位阶远高于自己的人。比如高级领导或者年龄阅历和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长辈。这种人达到了一定高度,看事情特别的通透,他们把自己的时间看的比什么都宝贵,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一般情况下,不愿意浪费时间去批评,指责或者羞辱一个跟自己无关的小辈,除非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他比较喜欢或者看好这名小辈。愿意通过批评的方式去提点,然后看他的悟性如何,如果悟性高,就伸手拉他一把。遇到这种贵人,我们一定要珍惜。
第一个故事孙权劝学的故事。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临死前,他嘱咐年仅18岁的孙权要多向大臣求教。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于是孙权以一国之君的身份拜张昭为老师。没过多久,张昭就成了东吴集团势力最大的权臣。对于年幼的孙权,渐渐的开始不放在眼里。孙权意识到这一点后,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心腹,跟张昭抗衡赤壁之战。后周瑜病故。孙权更是急需一名年轻且能够独当一面的心腹大将,将来能够接掌大都督的重任。经过观察和筛选,孙权看中了吕蒙,但是吕蒙曾受到过张昭的提拔,属于张昭的人,孙权经常在想怎样才能把他拉拢到自己的身边。在一次视察中,孙权见到了吕蒙,于是当着众人的面对。吕蒙说,听说你打仗很厉害。但是文化素质不行,以后没事的时候要多读读书。面对着领导的当众羞辱,吕蒙并没有恼怒,而是心领神会,不在明哲保身,逐渐展露出自己的锋芒。以配合孙权的提点。于是便有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
位阶和自己相同的人。马加爵事件,面对当众羞辱,没有当场回击,事后怨恨越积越深而造成的,大家一起打牌时,一名同学怀疑马加爵作弊,于是讽刺道,没想到你连打牌都玩假。你人品太差了,难怪某某同学过生日的时候都不请你,就是这句话让马加爵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如果马加爵乐观豁达。或者当场进行口头回击,把矛盾解决在当下就不至于酿成后来的悲剧。
再讲一个苏格拉底的故事。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娶了一个心胸狭隘的悍妇为妻。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讨论问题,他的妻子不知又为了什么事儿跑来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儿。毫无道理的把苏格拉底骂了一顿,并且随手操起一盆水,泼了他一个落汤鸡。惊得在场的人目瞪口呆,为老师捏了一把汗。苏格拉底却不以为然,一边淡定的擦拭脸上的水珠,一边幽默的说道同学们,这并不奇怪。电闪雷鸣之后,必然是倾盆大雨。这番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就这样一句话,将不愉快的事情付诸一笑,使得紧张的气氛立刻烟消云散。面对这样的妻子,最好的回击就是自嘲。因为无论是破口大骂还是拳脚相加。无疑都会降低自己的身份,让大家看笑话的同时,也让家庭矛盾进一步升级。
位阶低于我们的人。有一次,林肯在演讲时,有人递给了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两个字,笨蛋。林肯看了以后,举起这张纸条,淡定的说道,我演讲时收到过很多无名信,全部都只有正文,没有署名。而刚才的那位先生,却只写了自己的署名,忘记了写内容。林肯的话引得台下一片哄堂大笑,大多数人遇到林肯这种情况,一般都会选择掩饰过去,息事宁人。毕竟这种羞辱,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就当完全没有发生就好了。但是林肯主动把羞辱公之于众,不怕出丑,彰显了自己的风度和强大的内心,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在场的人折服。与此同时,他还采用了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方法,借力打力,不带脏字的回击了那个辱骂他的人。
在面对羞辱时,要想让自己不至于陷入难堪尴尬的境地,就得内功和外功兼备。内功指的是内心要足够强大,外功则。是指应变能力和见招拆招的能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潇洒风度。如果我并不具备他们的渊博学识和豁达胸襟,该怎么办?
学会放下的故事。老和尚携小和尚外出游方途经一条河,看见一个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起女子,趟过了河,然后和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心想,师傅常说,男女授受不亲,以师父这么高的修为,怎么能跟一名女子有如此亲密的接触呢?他一路走一路,想几天以后,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师傅,你背女人过河,难道不是犯贱吗?老和尚笑道,我只是背他过了一条河,而你却背了他好几天。小和尚听了以后,恍然大悟。老和尚的话很妙,我虽然背了女子,但是我把她放在岸边的那一刻,心里已经完全把这件事儿给放下了。而你却一直把他背在心上。执念太深,终成魔障。因此,要学会放下,才能走上修行的正途。
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我们要懂得珍惜自己内心世界的容量,只把那些该留下的留下。其他的就让它随风飘散吧。面对当众羞辱,其实有很多种解法,但是归根结底,心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心远地宽,回击并不是为了树敌,而是为了守住。自己内心的尊严和底线,让外人不敢再度冒犯,忍让也不是因为无能,而是明哲保身,奋发图强,以待日后成为强者。具备了碾压对方的实力后,多出一份选择。